教育关系到每一个公众的利益,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进步,不仅可以提高人均素质,还可以促进国家发展。科教兴国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,教育不断进步,教育政策全面落实,教育落实到德育人的基本任务。
(资料图片)
九年义务教育是大多数学生在适当年龄入学、进入学校学习的必由之路。近两年来,教育体制改革发生了巨大变化,特别是“中考分流”政策的出台,看上去就像是一场淘汰赛,考高中的难度提高了。,使父母开始担任学生,就会被职业技术学校分流,改变人生轨迹。
特别是中等学生的父母,在中考分流政策之前,他们的孩子可以考上高中,如果五五分流,能否考上高中就不一定了,假如只能去职业技术学校,将来学历完全不占优势,18岁毕业后只能去社会底层工作,所以这部分“孩子可能考不上高中”的家长希望取消中考,这样自然就可以进入高中学习了。。
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是中小学6年,初中3年,高中3年,初中和小学9年义务教育阶段,学龄学生在学校具有一定的“强制性”,初中毕业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未来的方向。,大多数学生都会参加中考,通过中考成绩,让学生报考适合自己的学校。
中考分流后,前50%的学生可以上高中,三年后参加高考,后50%的学生要求职业高技校上学。现在是高学历时代,很多工作的门槛都是本科学历,大学毕业就有就业资源。虽然学历并不代表能力,但没有学历的人要摸爬滚打多年,才能混进别人的起点。
父母为学生的未来煞费苦心,部分家长希望将高中纳入九年义务教育,不用中考直接升学。,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加高考,共同竞争更加激烈。
一些家长认为,小学知识点简单,知识密度低,可将小学的知识点压缩,改为五年制,由于我国曾实行小学五年制。中学阶段的学习,如果没有一年的中考复习,这些内容可以在两年内完成,直接升入高中,高中毕业两年后,参加高考。
普通学生高中毕业18岁,大学毕业22岁。如果改为“522”学制,学生将提前三年参加高考,提前三年大学毕业。有更多的时间选择工作,试错,减轻就业压力。经家长讨论,据说中小学的学制将改为“522”,将于4月实施?
我们国家曾实行小学五年制教育,为何后来改为六年制?一九五一年,我国颁布了“小学五年”的新学制,由于师资力量问题和教材不适应的问题,刚实施一年就停止了,还原为六年制。
北京的一些实验学校从1981年开始,将小学学制改为5年,同时将初中改为四年制教育。,这不仅可以很好地普及小学教育,还可以减轻初中生的学习压力,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。而且初中和小学的义务教育阶段还是九年。
五四制教育还处于实验过程中,难点在于如何统一教材,既能满足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,又能使学生更加了解,完成教育的“双重任务”。
因此说小学五年制可能是可行的,但初中阶段的学习时间要增加,不能一味地压缩,毕竟培养人才不能心急。父母应该知道,科教兴国培养人才,并非为学历而培养人才,而是在升学过程中筛选出真正的人才。中考不及格的学生,即使勉强上了高中,未来的学历和能力也不匹配,对就业仍然没有好处。
也就是说,同龄学生同时毕业,这将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。,会有更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。现在中考阶段开始分流,初中毕业,职业高中毕业,大学毕业。每个节点都有学生就业,可以很好的分批就业,缓解就业压力。
预计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人,对就业市场来说,压力已经过大,假如让所有的学生同时参加高考,同时毕业,那么就业的场景将是不可想象的,即使拿到了本科证书呢?因此,将学制改为“522”是不现实的,家长还是要让学生专心学习,高考并非唯一的出路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