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迅先生曾在《热风》中写道:"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,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。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,就令萤火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不必等候炬火。此后如竟没有炬火:我便是唯一的光。"
(资料图片)
在中国,曾有过那么一段黑暗的时期,我们的土地被侵占,同胞被轻视。幸而在国家积贫积弱的百年屈辱史中,华夏儿女的脊梁一直未曾被压垮过,总有那么一些中国人,在逆境中为自己和国家赢得尊重与名誉。
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华侨领袖陈芳。
陈芳出生于1825年,是广东广州府香山县梅溪村人。在当地,他的奋斗史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精神,包含了根植于人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,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。
陈芳其人,有着灵活的商业头脑和外交手腕,24岁那年他跟随伯父到了夏威夷檀香山,在此开了一间小店。他采用了当时很少有人使用的自由选购模式,生意极其火爆,赚得了第一桶金。后来他就转向了种植园和制糖业,靠着肯拼肯干的精神,迅速将事业壮大起来。
当时华人在海外地位低下,但陈芳凭借自己绝佳的商业才能以及外交智慧,得到了夏威夷国王的赏识,还将茱莉亚公主嫁给了他,成功跻身夏威夷贵族上流社会。在此之后,陈芳就开始努力为保障华人权益而行动,他出资助国王拜访中国,促使夏威夷通过了多项保障华人权益的法案,让在夏威夷经商打拼的华人从此可以享受领事保护权。
虽然在国外过得风生水起,但陈芳一直关注着故乡的近况。1886年香山水灾,他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捐赠3000两白银回国,救助灾民重整家园。65岁时,决心落叶归根的他回到梅溪村定居。回国后陈芳热衷于公益事业,用自己赚得的钱扶助乡民,还出资建设了水渠、马路各种基础设施。
最传奇而大快人心的一次经历则是发生在1891年夏天,当时陈芳刚回乡不久,他和儿子一起路过一家酒店时,看到门口的一块牌子上居然写着"华人不得入内"。1887年时葡萄牙已经占领澳门,此酒店想必是专门为葡萄牙人开放,陈芳叫来了酒店负责人,但负责人也只是冷漠地说了声"规定如此"就离开了。
看到如此侮辱性的告示牌,以及门童那轻蔑的眼神,陈芳愤怒了。他当即请来了澳门本地商会负责人,当众宣布以5000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座酒店,随后让工人们将牌子拆除,在门童惊愕的眼神中将其砸得粉碎,在场的中国人无不拍手称快。
这座酒店后来被陈芳改名为"四海芳园",意思就是"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陈芳花园",对所有人开放。这件事当时还上了报纸,全澳门为之轰动,四海芳园在当时也成了澳门市民最喜欢光顾的酒店。
由于陈芳的乐善好施以及爱国举动,光绪帝赐下四座"梅溪牌坊",以表彰其忠善之心。现在这四座牌坊还存有三座,被村民们自发保护了起来,它们世世代代屹立在梅溪村,代表着人们对于陈芳传奇一生的纪念。
标签: